【前情提要】
多年来,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**麻醉科坚持每周业务学习,不管是疫情前还是疫情后,每周*次的两院区同步学习都成了固定项目,内容包括了*新的麻醉知识进展、专家专题讲座以及特别重要的本科室所发生的典型或疑难**病例讨论。2022年伊始,科室新规划的“EENT麻醉论坛”露出新颜,——更多*内外麻醉*域年轻学者以及**专家将加入科室的常规业务学习,*同为我院麻醉科的进步助力献策。
在刚刚结束的1月的EENT麻醉论坛上,多位*内**专家的*彩展示以及吸睛点评,让科室近*名医护都感受到了专家的魅力。
【*确容量管理——离我们的**有多远?】
——瑞金**麻醉科 陆菡副教授
1月10日,瑞金**麻醉科陆菡副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“*确容量管理——离我们的**有多远?”的专题授课。
目前围手术期的容量管理是经验管理而非*确管理。“干”“湿”之争、“晶”“胶”之争由来已久,没有衡量标准。按照目前的容量管理标准:目标导向容量管理的标准是SVV<13%,但是标准≠金标准,正常血压≠良好的微循环灌注。于布为教授提出的“理想麻醉状态”概念中,良好的微循环是重要指标,因此就有了“微循环导向液体**”的理论:乳酸可以作为评价微循环状态的*个重要指标。那么,如何在围手术期进行微循环监测呢?
测流暗视野成像技术(SDF)是*种研究舌下微循环状态的科研技术。陆菡教授利用SDF技术开展了微循环研究:急性超容量诱导填充与目标导向液体**对开腹手术患者舌下微循环的影响。目前微循环研究的瓶颈问题:SDF仪器无法实现连续监测,分析时间长,受环境影响大,准确性差。为了将研究设备改造成为监测设备,鹿晗教授的团队在**代**微循环成像装置的基础上,通过改进成像装置,引进AI智能分析系统进行图像分析,开发出了第二代、第三代装置。按照她的设想: 建立新的连续微循环监测研究作为*个无创性的监测手段,在麻醉围术期以及休克患者维持微循环的有*灌注中将起到预警和指导**的作用。
我的感悟
容量管理是*个长久以来*直存在争议的话题,也有大量关于容量管理的研究报导。良好的微循环灌注是循环管理的目标,但是衡量微循环状态的**指标缺乏。乳酸*直以来被作为**评价微循环的指标,但是乳酸不能直观且及时反映微循环状态。SDF是*项评价微循环的科研技术,但并不适用于**。陆菡教授通过对该设备的改进以及引入AI技术,使该设备具有**使用的可能性。陆菡教授从这个古老的争议话题出发,不断的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,开发出**尖的设备,这种*神值得我们每*个同行学习。现**上仍有很多需要*决的问题,我们能不能像陆菡教授*样深入研究并*决这些问题呢?
【*自然青年基金撰写经验分享】
——同济** 刘健慧副教授
1月17日,同济**刘健慧教授与大家分享了“*自然青年基金撰写经验。
题目的撰写:A通过调控B在C病中的机制研究。
摘要结构:现实或**问题、前期研究与发现、科学问题或假设、研究内容与思路、科学意义或价值。
立项依据架构:C病中B有重要作用、我们的前期发现B的调控中A有多厉害、但是A的…尚不清楚、我们提出的科学假设是在C病中,A通过…调控B发挥…重要作用。
立项依据写作要点:①逻辑清晰,逐渐递进;②重在分析,不是文献综述;③*定要用标题,标题用结论性语言,表明观点;④每*大部分结束时要进行小结,承上启下;⑤*后以“尚需*决的重要问题”引出本项目的科学问题;⑥“*内外”要注意“内”;⑦文献要新(3-5年);⑧科学问题要明确;⑨科学假说*好画示意图;⑩善用总结性过渡词;善用转折性连词,而且要加逗号。
研究内容:①青年基金内容不易多(动物水平、**水平、分子水平);②紧扣《*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》结尾提出的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与思路;③层次分明,环环相扣,逻辑清楚,第1层次用小标题,第2层次用2-3行左右的陈述性语句。
研究方案:①根据研究内容写研究方案,即研究内容做什么,研究方案怎么做;②按研究内容的顺序、逻辑撰写,*定要用小标题(把研究内容再稍稍变换*种说法),*般要与研究内容“**对应”。
技术路线:清晰简洁,*目了然,可根据研究内容分别绘制。态度的重要性。
我的感悟
*自然基金申请人的素质逐年提*,标书的质量也是逐年提*,竞争愈来愈激烈,***个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失败。*了申请者自身的条件、研究的内容以外,标书的撰写也是能否中标的*个重要原因。刘健慧教授通过自己申请*自然的标书为例,从审稿人角度为大家详细讲述了*自然青年基金撰写的各个细节,给予我们,特别是正在写标书的同事们很大的帮助。
【上呼吸道持续大量出血患者气道管理】
——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**麻醉科李杰
1月24日,我跟大家汇报了**中遇到的上呼吸道持续大量出血患者的病例,此次病例讨论荣幸邀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**的薛张纲教授和*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**的薛富善教授两位点评专家,让我收获颇丰。
病例*:男,14岁,身*170cm,体重51kg,鼻咽****瘤,拟在行BOT(心电监护)+鼻肿瘤切*术(全麻)。术前检查基本正常,常规禁食8小时。术前气道评估无异常,环甲膜位置清楚。BOT术中,患者突发抽搐,意识不清,随即口鼻大量出血。立即将头侧向*边,吸引口腔积血,给予25mg艾司氯胺酮,10分钟后抽搐好转。给予丙泊酚、舒芬太尼、罗库快速诱导,可视喉镜插管*次成功。
病例二:男,57岁,身*170cm,体重60kg。既往鼻咽癌手术史、放**多次。院外出现鼻腔大量出血约1500ml,遂急诊行全麻下**造影+鼻止血术。入院检查不全,CT发现大量胃内容物。入室监测:HR115次/分,BP120/80mmHg。气道评估:张口<1指,头后仰受限,颈前环甲膜触摸清楚。计划行清醒**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术。在行第二次表麻时,患者突发口鼻大量鲜红血液涌出,遂终止清醒插管,侧卧位,口腔吸引,清理凝血块。呼叫头颈外科医生于侧卧位下**管切开成功。气切同时开放两路静脉补液并监测有创动脉压。
分析讨论:两例患者同为上呼吸道突发大量出血,**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控制气道。问题:上呼吸道大量出血患者气道如何处理?快速诱导或颈前气道?
薛富善教授总结了上呼吸道出血的原因,包括手术、创伤、肿瘤、血液疾病等,也跟大家分享了上呼吸道出血气道处理难点,比如可视*设备使用受限、易误吸、循环不稳定、供氧困难、场面复杂。
上呼吸道出血气道处理原则:直接喉镜暴露无困难的患者可直接快速诱导,直接喉镜暴露有困难的可以考虑逆行引导、盲探光棒等工具,或者直接行清醒颈前气道
薛张纲教授也指出上呼吸道出血患者气道管理可以*行控制性降压,减少出血量,针对此类患者建议可行逆行引导气管插管。
我的感悟
呼吸道大量出血的患者气道处理比较棘手,各种困难气道指南也没有涉及相关内容。这两个病例**不同的方式均成功的控制了气道,处理比较及时。薛富善教授系统性的讲述了上呼吸道出血患者气道处理的特点、处理原则以及处理方法,为我们处理这类患者指明了方向。薛张纲教授从自身丰富的**经验出发,为我们提供了另*种思路。
【结语】
2022是新的*个开始,在EENT麻醉论坛的交流平台上,我们也将收获、学习更多。
合规既生命!
Copyright © 2009-2020 huanxiyl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工信部备案号: 沪公安网备:
电子营业执照: 91310116550009229L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: (沪)-非经营性-2019-0011
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:沪宝食药监械经营许20210134号 沪宝食药监械经营备20210168号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0341688 浙械广审(文)第260817-00667号
知识产权侵权投诉: 寰熙不生产医疗产品,所有产品均来自于各产品的生产厂商、代理商、经销商,如有侵权请联系:400-034-1688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!